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826章 闹剧和神人 (第2/3页)
出城以为策应,也可以相机发起主动进攻。” 薛仁贵大笑道:“哈哈……我觉得你的上中下三策应该颠倒过来才对。” 裴行俭道:“站在大唐的角度上来看走才是上策,但站在你我的角度来看恰恰相反。” 为什么要这么说?选第一种能最大限度的保留部队实力,等主力回来轻松就能击败阿史那贺鲁。 第二种固守待援,阿史那贺鲁惧怕唐军主力回师,必不敢久攻。十天半个月打不下来就吓跑了。 以五千唐军和一万扈从军的兵力,配合城防工事轻松能守得住,也能把损失降到最低。 第三种比较危险,兵本来就少再分一部分出去就更不够用,反打的时候万一出现失误就什么都没了。 但一旦打赢收获也大,所有参与此战的将士们都是大功一件,尤其是薛仁贵和裴行俭能靠此一战成名。 所以才说从大唐的角度来看,这种冒险是最不划算的。但从将士们的角度考虑,第三种是上策。 薛仁贵顿了一下,问道:“那你以为我们应该选择哪一策?” 裴行俭道:“如果是我,我会选择下策。” 薛仁贵饶有兴趣的道:“为什么?” 裴行俭道:“因为我是人,不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,是人就有私心。” 薛仁贵大笑道:“哈哈……说的好,咱们都是人为国也为己,不冲突。你还少说了一点,如果我们打赢了这一仗,就能威慑诸国让他们再不敢有反心。” 裴行俭道:“将军所言甚是,那么……用第三种方案?” “第三种。” 疾陵城马上进行了总动员,各种守城的设备都被摆放到最合适的位置,又征调了五千壮年协助守城。 而薛仁贵也抽调了两千精锐准备随他一起出城,在城外寻机而战。 阿史那贺鲁的大军也一天天逼近,两天路程……一天路程…… 然而就在这时突厥人突然停止了行军,薛仁贵等人都很好奇,但因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也不敢轻举妄动。 随后突厥人又做出一个让人惊讶的举动,他们居然撤军了,以更快的速度往回跑。 薛仁贵和裴行俭面面相觑,阿史那贺鲁这是在做什么?搞长途拉练吗? 考验他们决断的时间到了,追还是继续守着。没有考虑多长时间,两人很快就做出决定,追。 留下两千扈从军守城,薛仁贵和裴行俭两人率领一万三千骑衔尾追击。 一开始他们还防备着突厥人会不会杀个回马枪,不敢追的太近。 很快就发现自己多虑了,突厥人跑的很急,似乎家里老婆被人给抢了一般,根本就没有回头的意思。 追了两天之后他们遇到了一个自称是信使的人,验证了一下印信还真是信使,一问之下才知道发生了什么。 王玄策作为外交大使来到这里,挨家挨户的拜访各个部族和国家,对他们进行安抚慰问。 顺便也了解各个势力的详细情况,为后续的统治打基础。 半道就听说了阿史那贺鲁带兵攻打疾陵城的消息,使节团的人都慌了。 阿史那贺鲁是吐火罗国的大将,同时也是一个大部的头人,部下子民数十万控弦之士十万。 他起兵反唐,会不会吐火罗也跟着一起反了?要是吐火罗反了,那西征军堪忧啊。 不少人都建议赶紧去宁远找刘仁轨求援。 王玄策根据自己的观察认为吐火罗王不是那种出尔反尔的小人,这次反叛肯定是阿史那贺鲁一人所为。 于是他力排众议,带着几个人去了吐火罗见到了吐火罗的国王。 果不其然,吐火罗王正急的团团转,见到王玄策之后赶紧赌咒发誓这件事情是阿史那贺鲁所为,和他没关系。 王玄策就说道:“我相信此事非您所谓,然其他人不一定相信。现在证明您的机会只有一个,宣布阿史那贺鲁为叛徒,并出兵讨伐。” 吐火罗王无奈的道:“非是我不愿意,而是阿史那贺鲁也是突厥王族,在国内拥有很高的声望,出兵讨伐他恐怕会遭到阻挠啊。” 王玄策对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