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541章 圣诞档 (第3/3页)
和世故,对于素心采取的策略,他不折不扣的执行。 除了首映礼,此后的宣传和路演他都没参与,甚至wb也只有一条例行公事似的宣传,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动静。 哪怕网上充满针对他的嘲讽之声,也没有站出来回应,老老实实的当一个隐形人。 事实证明素心的策略是对的,一个巴掌拍不响,对方挑衅了好半天,发现正主一点动静都没有,后续的计划完全用不上,有点一拳打空气上的感觉,自然就不了了之,换了思路。 相比于《我不是药神》中患者在医保政策中对高价药的无力抗争,《误杀》突出小人物的对抗,不是那么逆来顺受。 这一点算是抓住了年轻关注的心,从这一点来说,陈斯成的功劳不可磨灭。 身为70后的他更懂年轻人,别提什么未来,未来怎么样不知道,我只看眼前。 别提什么吃亏是福这种鬼话,个人利益不容侵犯,报仇不隔夜才是王道! 虽然是小成本悬疑片,可爽点不比郭达斯坦森的动作片来的差。 再加上主演肖阳不凡的演技,这片子口碑大爆也就不奇怪了。 多插一句,肖阳真是好演员,无论是唐探里的警长昆泰,还是误杀里被审问的父亲,如此反差巨大的两个角色,拿捏得恰到好处。 演警长时嚣张夸张至极,演父亲平凡至极,那种来自父母的爱,以及隐忍的仇恨,让人忘了他还是个喜剧演员。 通常一部电影中,有性格特点的配角有较高的辨识度,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影片主角被配角压戏的原因。 说白了,配角在有限的戏份中,必须要更直接的展现性格特点,才能让观众代入剧情。 不像主角,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展现过程,对于演技一般的演员来说,这种过度很容易变成平淡如水。 肖阳饰演的是一个准宅男的父亲,没有任何不良嗜好,常常窝在家里看电影。 可能只有在看泰拳时,才能凸显出那么一点男人血性,用他老婆的话说:我都不知道你还有这个爱好。 可见,一个普通的父亲,为了家庭放弃多少个人喜好,其中一个细节:他为了省钱,特意等比赛开场才去买便宜票。 女主角谭酌,再次刻画了一位弱势的母亲。 刚演完《我不是药神》里一位癌症女儿的母亲,又演里一位弱势群体的母亲,类型上有些重叠。 进而导致她的发挥没肖阳那么出彩,但丝毫没有跳戏,还是能够看出功底的。 讲真,一个蒙太奇手法,养活了大半中国犯罪悬疑类型电影,利用时空交错,可以把太多敏感题材拍成电影,并通过审查。 虽然《误杀》是翻拍自阿三的《误杀瞒天记》,但对原作的改编可以说是大刀阔斧。 剧情呈现的内容跟中国现实的社会问题有着不清不楚的联系,让观众更容易产生共情。 要是没有这一点,被对手抓住狂喷的尺度问题,还真容易成为葬送电影的因素! 对于尺度的问题,素心这边采用的方案是转移注意力! 也是巧了,就在10天前,李刚的儿子出狱了。 作为中国四大名爹之一,李刚这名字一出,瞬间模糊舆论焦点。 就为这,韩素都想给他送一面锦旗,够意思! 利用老李激起观众的同情心和愤怒,有了这一出,谁还敢批评电影尺度大? 这电影反映的就特么是现实问题,谁反对就是跟整个社会主流价值观作对! 因为素心这边的快速反映,对家的小手段没有达到效果,反而帮忙进一步炒热市场。 那些本来没关注电影的吃瓜群众,被老李的旧新闻气到,准备买票看电影纾解心中的郁闷之情。 首周末票房也被推到了2.5亿,锁定票房周冠的同时,也为跨年档开了个好头。 半个月后,素心主控的恐怖片《隐形人》将要上映,配套宣传已经开始了。 《误杀》的主创团队在宣传时,也会有意无意的提起《隐形人》,联动宣传嘛,常用套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