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168节 (第1/3页)
李聪这颗心啊,忽悠忽悠的,他的眼里县太爷都是天大的官了,亲家穿着官服回来,他都看傻了,现在都没怎么回神,只能脑子晕乎乎的应承着。 周书仁和竹兰一样,很喜欢李家人,他看着李家的四个大孙子好啊,的确是李家的基因了,都是憨憨,他和竹兰用着放心。 李家人受到了周家热情的招待,李许氏彻底踏实了。 次日一早,竹兰没急着和李家谈事情,而是亲自带着亲家母出城到果园子转转。 京城,各地童生试秀才的名单也送到了京城,每年的时候皇上是不会看的,今年将各地的名单看了一遍,说白了,皇上就是想看看周书仁的补助政策下,礼州城多少人参考,多少人中考。 第402章 缺把刀 皇上看过名单又把探子的消息看了一遍,对着太子道:“周大人的补助可以推广到各州。” 现在朝堂上太多家世的官员了,他这个皇帝再任性也不能每一届科举只选没背景的,当然也不是所有没背景的都有本事让他看重,他这个皇帝也难什么都要讲究平衡,开国皇帝权利不好收啊! 太子抿着嘴,“皇上,推广下去很难。” 穷苦的学子参考多了,各地的世家不愿意看到的。 皇上也知道,当初他看上周书仁去礼州城,看好了状元郎当刀的,结果状元郎不提也罢,一想起来就来气,他的心眼可不大,皇上心里道姚哲余这把刀砍得是兵权,他还是需要一把更锋利的刀砍世家,把心里的人名转了一圈,才回了太子的话,“推广不了就算了。” 他可不想听下面阳奉阴违的消息,还不够闹心的。 皇上看着太子,玩味的问,“咱们这位周大人该动一动了,你说朕派他去哪里好?” 太子觉得,父皇这一年时不时抽风,他从最初的忐忑都习惯了,低着头,“全凭皇上做主。” 皇上幽幽的道:“那你说,周大人走了,谁去接管礼州城,礼州城日后不再是没油水狗嫌的地方了,明年礼州城就是大肥肉,你说派谁过去好?” 太子有的时候也想骂人的,“儿子不知。” 皇上弹了弹折子,“你的几个弟弟会很感兴趣的。” 太子想到弟弟们外家的动作,又想到平港都乱成一锅粥了,他觉得真够糟心的。 皇上觉得太子越来越会藏了,眯着眼睛,“你出去吧!” 礼州城,李许氏看着满山的苹果树,“这些都是亲家种的?” 竹兰点头,随后介绍了怎么种植,一年投入多少收入多少,最后竹兰道:“今年春雨没断过,看样子风调雨顺的一年,我算了一笔账,今年光苹果园收入就不会少。” 李许氏动了心思,“亲家母,东北能种吗?” 竹兰还真问过,“可以种,只是长的不大口感也会差一些,亲家母如何想要种不如种山楂,我帮亲家母找果商。” 竹兰敢下承诺,自然是信得过李家,李家做事认真,伺候的自然也会认真,她相信李家能把山楂种好。 李许氏高兴的不行,“亲家母,谢谢你。” “客气啥,你们也帮了我们不少。” 李许氏想,难怪老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,亲家要不是当了官,她有心思都不敢种,深怕到时候果商为难不赚钱还赔了,现在就不怕了,她可以放着胆子种,只要不是天灾就不会赔钱。 竹兰和李许氏转了一圈回了城,竹兰没带着李许氏去商铺,她不想李许氏尴尬,逛铺子还是李氏带着去吧,亲母女就没那么多的计较了。 次日,李氏带着爹娘去逛了铺子,买了不少的东西回来。 李许氏有些不好意思道:“我也没买什么好东西就买了一些大枣蜂蜜补身子的,我寻思我们来了该去杨家看看,再怎么我们都是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