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147节 (第2/3页)
的税钱等花了差不多四百两银子。 老大两口子是快中午的时候才回来,竹兰拧着眉头,“你们怎么才回来?丁管家买地都回来快半个时辰了。” 要不是跟着的人多,她以为出事了。 周老大道:“娘,今个市场有百姓来卖野菜和鱼的,我觉得太少了,几个卖野菜的小娃娃说家里还有,我们看小娃娃怪可怜的,心里一软就说都要了,只是小娃娃走回去耗费时间,我和李氏不忍心,正好有马车就送回去了。” 李氏接话道:“到了村子里,知道我们来买野菜,好些家来问还要吗?我一想咱们家每年都买野菜晒着冬天吃,我们就留下收野菜来着,所以耽误了不少时间。” 竹兰看着老大和李氏,整个周家人有一个算一个,最心软的就是这两口子了,“买了多少?” 李氏咧着嘴笑着,她就知道婆婆不会生气,“娘,买了两推车,我还说了,日后采摘了野菜,我让人去收。” 周老大补充着:“娘,两文钱一斤买的,买了三百多斤。” 竹兰,“……” 这是把附近几个村子的野菜都买了吧! 竹兰挥手,“买回来别堆着了,赶紧该晒的晒,别都烂了。” 李氏麻溜的走了,“娘,我这就去晒。” 中午,周家的餐桌上多了野菜和鱼,鱼的个头不小,为了换银钱百姓冒险下河捞的。 下午,竹兰换了身衣服,坐着马车去了买下的山地看看,山地临近礼州城,山上的野菜早就挖干净了,还有一些植被,二百多亩山地真不小。 周老大看着眼前的山,“娘,这两座山都是咱们家的吗?” 竹兰,“是。” 周老大又犯愁了,“娘,这山地也太多了?都种红薯和土豆吗?” 周老大的印象里,山地一般只种红薯土豆的。 竹兰能想象到果园的样子了,笑着道,“临近山顶的山地,我准备都种上苹果树,山下的位置,种些西瓜,等西瓜收了后种冬小麦。” 周老大倒吸一口气,这么一大片的山地,种植下来不少果树的,“娘,咱们家要买不少果树吧!” 竹兰看过地心里有底了,笑着道:“当然,等果树种上后,日后山地就交给你了,立春跟着你,你别让娘失望啊!” 周老大能拿得出手的只有种地,可他没中过苹果树和西瓜啊,一时头皮有些发麻,而且他第一次管家里这么大的事,他心里一点底都没有。 竹兰见周老大没底气的样子,老大还需要狠狠练,“又不是让你亲力亲为,你花银子雇人干还不会?” 周老大一听这个会,自从成了周家大爷后,他花钱越来越顺手了,花钱的确会,“娘,我一定看顾好山地。” 现在地有了,竹兰家需要雇佣不少人,家里带来了不少的粮食,竹兰也准备半粮半银的给工钱,也能帮着周书仁缓解一点负担。 随后的几日,不仅周书仁忙,竹兰也忙,她算需要买多少果树,还要算雇佣多少人帮工,家里的冰窖也要挖,丁管家和周老大都被打发去川州选果树雇人果农去了。 等竹兰这边一批批的果树运回来,周家到礼州城已经十天了。 周书仁修路挖池塘已经动工了,整个礼州城外随处到处都是干活的百姓,礼州城初步安稳了下来。 等竹兰家的冰窖挖好了,也雇佣了附近的百姓种好果树和田地后,竹兰终于能缓口气后,晚上对着周书仁道:“你说我们都来礼州城快一个月了,怎么没有官太太请我呢?” 第361章 信 竹兰觉得不正常啊,周书仁是知州,她是知州的娘子,按道理早该有人通过她打探周书仁的消息了,他们来了这么多天,她连同知娘子都不认识,这有些说不过去了。 周书仁低声笑着,“你忘了我和你说过,我们没来的时候整个礼州的官员都吃素了?” 竹兰还真给忘了,自从周书仁来礼州开荤后,当天同知等各府就派下人出去采买了,连续采买的结果,商贾看到了商机,礼州城多了两家的肉铺。 礼州城的各品级官员不少,虽然当官有俸禄加上收的礼看着都有银钱,但是收的礼多送的礼也多,一来一回的花的依旧是俸禄和家底,并不是所有的官家有会经营家底,有自家庄子的很少,依旧需要在外采买的。 竹兰乐了,“你的意思,她们都在等着我办宴席邀请她们?” 周书仁点头,“对,同知和通判都盯着我呢,我干什么他们就模仿,深怕做出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