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_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120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120节 (第3/3页)

出来,日后孙子还要靠着周书仁提携呢!
  竹兰余光一直看着周王氏,周王氏来也没怎么吭声,她明白周王氏心里的落差感,周王氏能跟着一起来还对她笑,周王氏的心里很强大了,不是谁都能一夜间调整好心态的。
  竹兰亲手倒了茶递给周王氏,“婶子,喝杯茶。”
  周王氏收回心神,压下心里的复杂,周书仁两口子都不简单啊,双手端茶给她,代表依旧尊敬她呢,笑着接了过来,“难为你还能倒茶给我。”
  竹兰一听话里有话啊,勾着嘴角,“别说现在是举人太太,就算我真成了官太太,您依旧是我婶子,我依旧给您倒茶。”
  周王氏认真的看着杨氏,杨氏不是敷衍说笑,抿了一口茶水,“这茶好喝,婶子等你再给婶子倒茶。”
  竹兰,“这是自然。”
  周王氏彻底放心了,她就怕杨氏的身份变了,对她们这些族内的长辈态度也变了,还好她没有看错人。
  竹兰心里道,她又不蠢,周书仁正是收拢人心的时候,而且她也不是一朝得势就是不知道自己是谁的人。
  再有周王氏和族长虽然或多或少有些毛病,可大部分是值得尊敬的,竹兰就很佩服两人为族内操心的精神。
  竹兰和周书仁商量过了,中举不在老家大办了,只请族内的长辈吃个饭,也就三桌。
  竹兰也没让李氏做饭,等周老大和周老二回来后,竹兰让两人去县里的酒楼订了三桌的酒席回来。
  老宅的桌椅不够,左邻右舍借的,每桌十二道菜,都是酒楼的名菜,订了酒席回来盘子都是现成的,吃完后刷了送回酒楼就行,当然是要交押金的,也可以不送的,不过押金就没了,留下的押金远远超过了盘子的钱呢!
  好酒好菜,吃到了现代时间下午三点,李氏几个收拾完都快四点了,四点才回了李家村。
  周家习惯三餐了,晚上不吃夜里一定饿,回宅子后休息了一个时辰,李氏做炸酱面,单独给雪梅做的鲫鱼汤面。
  第二日一早,周书仁带着周老大回村子买地,正好过户去见县太爷。
  董氏和昌廉也收拾好从平州带回来的东西,周老二赶着马车送小两口去县衙了。
  家里就剩下竹兰和赵氏了,李氏回娘家了,这回走了过年也回不来了,李氏想多陪陪爹娘。
  竹兰和赵氏坐在一起做衣服,竹兰想趁着走之前,多给两个孩子做些衣服,尤其是快要入冬了,棉袄棉裤一定要准备的。
  赵氏几次偷瞄婆婆,心里想着丈夫说,学大嫂也挺好,直白的表现出自己的想法,婆婆才能将目光多放在她身上,“娘,你放心,我一定会照顾好大妹的。”
  竹兰咬断了线,从新拿过线道:“三儿媳妇里你是最细心的,我信你。”
  赵氏得到了婆婆的肯定,嘴角忍不住上翘,“娘去京城要照顾好自己。”
  竹兰才想起来自己忽略了什么,举人是可以用仆人的,其实这个规定也挺坑的,这完全是针对寒门的学子啊,官家出身的学子不是举人也有奴才用,好吧,这可以说拼爹了,没好祖宗好爹的,只能靠自己拼了。
  古代才是把拼爹诠释的彻底呢,在古代有个好爹直接人生终点了!
  就拿周家来说,不知不觉换了个爹,才两年的功夫,周家几个儿子命运都变了,周家孙子辈的未来都规划好了!
  赵氏见娘走神,眼看着娘要扎到自己手上了,忙伸手按住针,“娘。”
  竹兰回神低头一看,差点扎自己手上,“瞧我走神了。”
  赵氏没多想,只以为娘的年纪大了,走神正常。
  幸好竹兰不知道赵氏心里想的,否则非吐血不可,她还没到四十,今年才三十八,三十八,而且还是虚岁三十八,周岁算才三十七!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