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162节 (第1/2页)
杜常清又说:“还有,在我们原来的那个世界,你并不在这里,屋子中、禁制里的桢桢,是我幻想出来的。可是现在你在这里了。说明现在我们所处的世界的过去,发生了一定的改变。” 易桢:“……” 易桢猛地站起来,一边匆匆往往外走,一边说:“我忘记了一件事情,我现在要立刻去城外。” 道长!!!这个时间点,道长还在城外的慎求道馆等她! 杜常清很乖地跟着她:“你去干什么呀?我帮你。” 易桢不知道怎么避开当初跑路的事情,来喝他解释如今的状况,干脆一咬牙,直接摊牌了: “你当初在丰都见到的‘易桢’,并不是你妄想出来的虚影,就是我。我当时逃出颖川王府,又因为一些私事来到了丰都,不想再回到姬家,所以当时不告而别了。” 杜常清顿了一下:“不可能。你脚上的脚镯怎么取下来的?你怎么破开禁制离开的?” 他一说,易桢才察觉到,自己脚踝上还缀着一个叮当作响的脚镯。 刚才晃啊晃,听这声音听习惯了。 易桢立刻停下来,看向他:“我要把这脚镯取下来。” 杜常清让她坐在凳子上,半蹲下来,把她的小腿举起来,握住脚踝,去取那只脚镯。 圣贤书中说,君子所性,仁义礼智根于心。中天下而立,定四海之名。 可是他给她扣上脚镯、把她关起来的时候,好像根本没读过这些书,只记得,桢桢笑起来好看,不可以让桢桢死掉。 第136章 杜常清(7) 他的手很干净,因为常年执刀习武,茧子有些厚。 只有这双手,看着不像一个孩子。 他一边将那个脚镯取下来,一边飞快地看了一眼易桢,想要她回答之前他问的那个问题。 易桢想了想,从自己的芥子戒中拿出了另一只脚镯,递到他面前,说:“我当时要离开,怕你通过桌子上放着的另一只脚镯察觉端倪,就把另一只脚镯藏了起来。” 一模一样的银白色脚镯,缀着大致相同的铃铛,样式古朴,她十指纤细,捧在手上,好看得紧。 若是除去鞋履,卡在她的脚踝上,限制她的行动,将这个美人锁在床前,不见日月、不见星辰,只见他,想必会更好看。 小孩子就是什么都敢想嘛。不过也只是想一想,想完就立刻觉得羞愧,认为自己德行有亏,需要再多多修行。 杜常清接过她递过来的东西,忽然问:“你那个时候很想离开……是不是我做的事情惹你不开心了?” 易桢:“……” 小奶狗什么时候学会问问题的。 这孩子在她心目中,一直是“好糊弄”的代名词,只要给个能念通顺的理由,他都能体谅你。 可能是因为这孩子太善良了,又愿意为别人着想。不这样,也不会大半夜跑去做好事,顺手把她给捡了。 易桢心里惦记着慎求道馆,简单地说:“没有。我当时有别的要紧事做,不太方便面对……姬家,就干脆跑了。” 杜常清点点头:“原来是这样。” 走出去几步,他忽然又轻声问:“你可以直接告诉我的,我会帮你的。” 易桢笑了,她看了一眼他雪白无暇的衣服,说:“你要帮我的话,你得撒谎。你根本不会撒谎。” 或许是因为和人交往得少了,常年在闭关,与自己的鸣鸿刀一起清修,一板一眼的礼貌交往没问题,但是一涉及到“撒谎”“骗人”“见人说人话,见鬼说鬼话”等领域,他就开始懵了。 就连“喜欢上自己嫂子”这种绝对不能宣之于口的事情,他都瞒不住。 杜常清当然没对任何人说过这件心事,但只要稍微留意他的动作眼神,根本不可能看不出来。 杜常清:“撒谎,是为了瞒着颖川王吗?这样他就以为你死了,找不到你了。” 易桢点点头。 杜常清很认真地说:“我绝对不会和他说的。他对你不好,我要杀了他的,怎么还会帮他呢?” 易桢轻轻叹了口气。她才发现这孩子并没有意识到“他是一张白纸”这件事。 易桢说:“因为你在想什么,是很容易看出来的一件事。我当然相信你,知道你不是那种会到处乱说别人秘密的人。可是要是有人故意套你的话,那个人就很容易能知道你要保守的秘密。” 甚至不需要套。 她当初也没套话,就很容易看出来这孩子喜欢她了。 也不知道小杜弟弟是怎么长大的,怎么会养成这种百分百健康向上的性格,以后走上社会要吃亏的。 她在全速前进了。杜常清虽然真修比她高许多,但是她是带路的,所以两个人保持着差不多的速度。 他们很快就来到了慎求道馆门口,易桢又看见了那一排万年松,还有道馆院子里面的梅花。 杜常清刚听了她的话,正陷入深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