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410节 (第1/2页)
??赵新山说:“今年,将在赵村儿大队继续建新的卫生所和一小部分社员们的新房,按照紧急必须的原则,大家都能盖,都不用往前抢,根据实际情况报名排队。”
??这是息息相关、惦念许久的大事儿,赵村儿大队的社员们哪还管妇女主任候选人,纷纷追问起盖砖房的事儿。
??赵新山摆摆手,“具体内容,等春耕结束后发布。”
??众人心痒难耐,可他就是不说,毫无办法。
??还有社员在下头嘟囔:“那还不如等春耕结束再通知,省得大伙儿躁。”
??也有人道:“那这不是能提前高兴些日子吗?”
??可不是高兴吗?
??所有人脸上都挂着笑,琢磨起来,自家能不能赶上第一批。
??等到赵芸芸作为候选人站在台前,众人才意识到:哦,原来退出的是李荷花。
??选举的风头完全被抢走。
??赵芸芸这半年代理妇女主任,完全是集火型的,大家最后火气都到她身上去了,顺带还牵连了陈三儿。
??有时候连赵新山都要被社员们质问,他咋养出这么个招人烦的闺女。
??但烦归烦,赵芸芸确实也解决问题了。
??现在李荷花退出了,三个候选人,大伙一琢磨,好像还是赵芸芸更适合。
??小纸条发下来,社员们头一遭选举选得是不情不愿。
??唱票的时候,社员们瞅着赵芸芸越来越高的票数,心里都是一沉。
??以后要是有一个烦人精妇女主任,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。
??而特地赶回来的陈三儿,看着激动的新妇女主任赵芸芸,眼神骄傲。
??赵柯知道结果后,微微一笑。
??她并不意外,事实上,母女俩究竟是谁去选,她都接受。
??赵柯作为新的书记,当然希望有越来越多年轻的血液补充基层干部群体,但她也不会否认老一辈的付出,是因为有他们,才有如今的一切。
??新老交替,不是他们年纪长了,没有能力,被淘汰了。
??而是希望他们看见,年轻的一代是值得托付的,未来是充满希望的,希望他们能够在身体健康的时候去安享他们手中创造出的世界。
??赵村儿大队的选举后,1977年的春耕再一次轰轰烈烈地展开。
??双山公社全体准备充分,完成了今年名为“春耕”的第一场胜仗。
??之后,双山公社发布未来几年阶段性的一系列措施,其中一项,是合村并队。
??分为两个部分。
??一,将整个双山公社分为四个大单位,以养猪场所在的村为中心,集中发展基础设置,其中包括小学、卫生所、供销社、公共交通、供电供水等等。
??二,将人口少的三个大队合并到其他大队中。
??同时,赵新山公布了赵村儿大队今年建房的具体计划,卫生所是重中之重,但原本计划的第一批社员建房名单缩简成五户,带头跟周遭大队重新选址,另建三座砖窑,供给全公社发展基础建设。
??入夏,双山公社顺利交猪后,新的长期合同签订后,又宣布建立双山饲料厂,经由翟老师等专家们的关系,请来一位饲料调配的专家坐镇,赵瑞也回到双山公社,跟着那位专家学习。
??1977年10月12日,一个极度爆炸性的新闻,席卷全国——恢复高考。
??从开年就紧盯着实事新闻的赵柯,拿着报纸,看向阳光明媚的窗外。
??这一天,终于来了。
??作者有话说:
??这回是真的要收尾了,写得有点儿慢,有时候不能日更,谢谢包容。
??第218章
??高考恢复了!
??平地一声雷。
??光消息就能牵动无数人, 将来也会改变无数人的命运。
??报纸一扫而空,到处都是情绪激动的青年们,所有人喜极而泣,奔走相告。
??高中学校--
??校长跑进一间特殊的教室, 振奋地宣布了特殊的消息。
??教室里先是鸦雀无声, 随后, 声音几乎掀翻了房顶。
??这间教室, 有几十个学生,全都是学校曾经的毕业生。
??八月份首都开科教座谈会, 会议中讨论科教、人才问题, 赵柯听到风声, 就跟高中校长私底下商议, 低调召回了前几届的应届毕业生回校补课。
??当时毕业生们全都一头雾水,他们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已经组成了家庭,已经步入工作,有的在轴承厂, 有的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