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216节 (第2/2页)
吴嬷嬷小睡了会儿。 晚上李珣回来,一进府就来瞧她。 吴嬷嬷半躺在床上,整个人的精气神儿都被抽走了,干枯消瘦。 李珣摸她的额头,问老陈道:“金恒可来瞧过了?” 老陈:“瞧过了,说肺上有炎症,服几贴药去了脓就可痊愈。”又解释道,“此症起得急,来得厉害,故才消瘦成这般。” 李珣没有多想,“嬷嬷要好生养着,你这些年操劳,怕是以前落下的旧疾犯了。我记得有一回你也咳了许多日不见好,拖延了近一月才痊愈。” 吴嬷嬷:“就是那旧疾。” 仆人端来汤药,李珣亲自喂药。 吴嬷嬷道:“老奴自己来就行。” 李珣耐心道:“小时候我病了你喂我,现在你老了我来喂你。” 这话极其窝心,吴嬷嬷的心里头不知是何滋味。 把汤药服下后,她道:“郎君去用饭吧,你从政事堂回来还饿着呢。” 李珣“嗯”了一声,吩咐老陈道:“安排两人过来仔细照料着,万不能出差错。” 老陈:“郎君放心,已经唤了两人过来,都是机灵仔细的。” 李珣点头,又看向吴嬷嬷道:“嬷嬷想吃什么就跟他们说,让庖厨做。” 吴嬷嬷笑道:“这儿便是老奴的家,自个儿的家里知道。” 李珣也笑,“你得尽快好起来。” 主仆二人又说了一阵子话,李珣才去用饭。走到长廊上时,他忽然顿身,看着老陈欲言又止。 见他神情不对,老陈试探问:“郎君怎么了?” 李珣摆手,“没什么。” 他胃口不大好,没吃些什么便撤下了。 饭后李珣又去看吴嬷嬷,她有些昏昏欲睡,他站了会儿才回了书房,想一个人待着。 独自坐在榻上,李珣的表情有些木。 也不知是他的错觉还是其他,总觉得这回吴嬷嬷熬不过去了。 虽然他们的语气很轻松,但在短时间内消瘦,则已说明了一切。 吴嬷嬷病得很重,比他想象中要重。 李珣的心里头不太好受,那是从小看着他长大的人,算得上至亲。 如果说昭妃给了他相对冰冷的规矩,那吴嬷嬷则给了他幼时仅有的亲情,那种护短的亲情。 它可珍贵了。 每到他被昭妃处罚时,总是吴嬷嬷来说情护他。 有时候是偷偷的,有时候则是跟昭妃顶嘴,还有一回她护短挨了罚。 两人都被打了。 昭妃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比较冷清,吴嬷嬷则相反,跟护小鸡仔那样护短。 第158章 我想见见二娘 李珣把脸埋入掌心, 枯坐了半个多时辰。 这半个多时辰他一动不动,像雕像般。 也不知过了多久,老陈才敲门进来探情形, 他送来参汤, 说道:“郎君近些日奔波劳累,可莫要累坏了身子, 免得吴嬷嬷担忧。” 李珣“唔”了一声,把端来的参汤喝了。 放碗时, 他冷不丁说道:“陈叔, 你们会陪我走很长很长的路, 对吗?” 老陈愣了愣, 不知怎么的,看到他疲惫的样子, 忽然觉得心酸,“当初昭妃娘娘曾嘱托过老奴,要好好守在郎君身边, 老奴应允了,不能毁诺。” 李珣看着他沉默, 半晌后才道:“可是嬷嬷快走了。” 老陈心里头一咯噔, 忙摆手道:“郎君莫要说胡话, 金太医说过, 吴嬷嬷的病解毒排脓后就会好, 就是痊愈的时间长了些, 恢复后身子不如从前罢了, 不至于要了性命。” 李珣没有说话。 老陈着急道:“郎君莫要胡思乱想,若是让吴嬷嬷知道你瞎想,她又得心急了, 不利于养病。” “嗯,我不瞎想。” 他终究还是放心不下,入睡前又去瞧了一眼,吴嬷嬷已经歇着了。 次日早上李珣去政事堂之前又去看了看,仿佛看一眼就会少一眼似的。 吴嬷嬷的精神比昨儿要好些,打量他道:“郎君的官帽戴得不够周正。” 李珣扶了扶,问:“哪边歪了?” 吴嬷嬷:“靠右边。” 李珣蹲到床前,“嬷嬷替我扶。” 吴嬷嬷笑着替他扶端正,说道:“郎君身边还是得有个女郎才好。” 李珣摆手,“有嬷嬷就挺好。” 吴嬷嬷啐道:“得赖老奴到八十岁呢。” 李珣失笑,两人又说了好一阵子话,他才离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