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两百四十三章 形势变化(上) (第1/2页)
刘表死了,最伤心的当然是汉室宗亲。 其中刘焉就发表了悼文,夸大了刘表为汉室所做的贡献。 甚至,他派遣使者张松不辞辛苦,从交州乘坐海船抵达了东阳。 这是益州第一次派遣使者与扬州交谈,刘可当然重视。 张松一见面就道:“拜见东阳侯,某乃张松,奉益州牧之命前来扬州,就是为了问东阳侯一句,为何没有出兵援救荆州牧刘表?” “刘表咎由自取,三年内我不入荆州。”刘可坚定地道。 当初与孙坚约战,如果输了刘可就退出荆州。可事实上呢?刘可都要赢了,刘表为了贪图功劳,竟然派兵袭击了孙坚,导致孙坚身死。 这是一笔烂账。 “难道汉室宗亲的生命,还比不上您的诺言吗?”张松冷冷地道。 “刘表既然不尊重我,我为什么要尊重他?”刘可道。 “荆州牧已经道过歉了!您高坐宗正之位,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?”张松道。 张松这个人既丑陋,说话又不好听,怪不得屡次得不到重用。 “如果因为道歉就违背诺言,那么这个人的信誉,将一文不值。”刘可道。 “传闻东阳侯只为了利益而行动,没想到,竟然是真的。”张松叹息道,就好像他损失了一个亿一样。 “我扬州第一次救援刘表,有何利益?”刘可质问道。 张松哑口无言,掏空了脑袋,都不知道怎么反驳。 “益州牧刘焉动动嘴皮子就让人出兵,他自己在干什么?我可没有听说,益州兵马有一丁点的调动。”刘可声势逼人地道。 张松欲言又止,他也看不惯刘焉站在制高点平叛别人,问题是他是益州使者啊,要站在主公这边。 “说句不中听的话,天下局势糜烂,刘焉负一半的责任,灵帝在位时,若是他身在洛阳,何人敢动少帝?”刘可道。 “我主正在平定益州,哪里有时间……”张松争辩道。 “此后的反董联合呢?刘焉拒绝参加,这就是口口声声为了汉室?皇帝的死活都不管,刘表何德何能,在刘焉眼中,比皇帝还要重要?”刘可道。 一连串的问责之下,张松已经懵逼了。 回到益州后,张松将刘可的话转达了刘焉。 刘焉不由得叹息,对自己儿子刘璋道:“东阳侯值得信赖,但是太过于愚忠。” 刘璋不明白,追问道:“父亲,东阳侯身为诸侯楷模,怎么会……” “原本,我、刘表、东阳侯三人领地连成一片,默契地结盟,何人敢犯?如今荆州换了一头饿狼,对于我们两家来说,都不是好事。”刘焉解释道。 所以,刘焉生气的正是这一点,大家三方同盟,牢不可破,现在局势变得这么敏感,怪谁? 从关中进入蜀中,有无数的雄关阻挡。但是从荆州进入蜀中,就简单太多了,所以刘焉才会这么担心,当初他自己,也是绕路从荆州进入益州。 可惜张松没有领悟刘焉的意思,就直接出使了,导致益州和扬州的关系不再像以前那样亲密。